浙江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上半场,向新向好

时间:2025-07-17 09:00:18来源: 意大利侨网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7月17日讯 盛夏的夜晚,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杭州城西写字楼里灯火通明,世界大港宁波舟山港吊机轰鸣,“世界超市”义乌的夜市飘起烤肉香……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浙江经济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经济大省浙江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走出一条向新向好的曲线。

  昂扬奋进

  向新向好,集中体现在关键的经济数据上。

  前不久,浙江公布5月成绩单,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有“首位”、有“新高”。

  承压最重的浙江外贸,持续好于全国,成为浙江经济稳定而有力的支撑。1至5月,浙江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国份额的15.9%。其中,浙江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0.7%,居全国首位。

  作为外贸大省,加之对美出口依存度第一,浙江经济在今年4月的关税风波中迎来一场“压力测试”,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前5月浙江外贸持续好于全国,增长贡献率甚至跃居全国首位。

  浙江外贸愈挫愈勇,浙江消费则在今年展现出持续向好的冲劲。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为2025年以来的次新高。今年1至5月,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在经济稳增长大局中,消费一端连着民生福祉与预期,另一端连着企业投资与利润,消费超市场预期复苏所释放的意义深远。

  投资对浙江经济的支撑,同样喜人。1至5月,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期东部四省(粤苏鲁浙)首位。其中,项目投资尤为亮眼。今年前5月,浙江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较前4月持续提升,保持着持续往上走的态势。

  稳定有效投资。今年以来,浙江以“开局就要奔跑”的奋进姿态,连续两次组织“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深入项目一线督战指导,累计开工项目达204个,总投资逾5800亿元,有效稳住了浙江投资步伐。

  此外,工业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扎牢了浙江经济的基本盘。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实现稳健开局。尽管4月、5月面临高关税、高基数压力,前4月、前5月也同比分别增长8.2%、7.6%,均好于同期全国,实现了复杂局势中的平稳运行。

  经济向新向好,既是浙江经济昂扬的发展态势,更是浙江经济前行的实践密码。

  拼字当头

  向新向好,背后是浙江人的拼劲十足。

  拼创新,新兴动能积蓄成势。

  逆势激发更强的创新潜能、创新动能,成为浙江应对每一次经济下行压力的制胜法宝。

  今年以来,记者发现,越来越多浙江企业青睐召开新品发布会。就在前不久,记者参加了全球缝纫机“销冠”杰克在杭州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一款面向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的智能平缝机“快反王2”,其背后集结了材料、机械、电控、软件、AI等领域200余位专家,是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联合创新之作,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一家家浙江企业的创新汇聚,浙江新兴动能积蓄成势。1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增加值延续高增长态势,分别同比提升6个、0.6个、2.7个百分点。

  同期,浙江新产品产值率达41.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像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有望带动上半年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拼出路,千方百计把产品卖出去。

  今年春季广交会,恰逢关税战起,浙江企业没有抱怨慌乱,而是火速抢抓广交会机会,对接新客户、非美客户。

  数据显示,今年春季广交会期间,浙江展位数约占广交会全国出口展展位总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世界超市”义乌更拼,主动承接广交会的溢出效应,成立工作专班,赴广州邀请境外采购商,包机将他们请来义乌参观采购。首批邀请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客商来到义乌,采购日用百货、五金电器、饰品及配件、服装、玩具、化妆品等。今年义乌还将陆续组织境外客商组团走进义乌采购,还将更大力度举办各类展会并组织商户境外参展,全年将举办56场各类专业展会,连续两年周周有展会。

  浙江外贸贡献度的首位,正是这样一家家浙江企业、一个个地方,想尽办法拼尽全力拼出来的。

  企业侧发力,政府侧一样拼字当头。

  今年初,浙江连续第四年在新年伊始,第一时间出台新一年度的“8+4”经济政策体系。为适应2025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今年力度再加码、温度再升高、精度再聚焦。如今年“8+4”政策安排的省级财政资金继续保持超千亿元规模,达到1042.8亿元,比去年多了近20亿元,在高基数之上持续加力。

  到了3月中旬,在提振消费的国家方案出台的同一天,浙江第一时间印发了《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消费领域反映最多、呼声最强、需求最旺的事项,精准发力、全力破题。如今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数据持续向好,消费动能随之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在持续增强。

  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浙江经济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勇挑大梁

  回看上半场,浙江有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底盘稳,足以稳定大盘。面对今年以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作为制造业大省、开放大省的浙江,在面对比以往更大、更直接的外部冲击下,依然能保持住去年以来的经济复苏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向新向好,实属不易。今年以来,不管是农业生产形势、工业生产增势,还是有效投资规模的扩大、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等,都表现出稳健增长之势。

  内功深,炼成最可靠支撑。无论外部环境波诡云谲,浙江专注于练好内功。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今年上半年,浙江高端船舶、人工智能、智能物联、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8个集群逆势高增长,营收均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也都保持了较好的利润增长。内外兼修,集群“肌肉”更强健。

  常抓不懈培育优质企业,截至6月,全省共有规上工业企业超6万家,其中上半年新增纳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00%,全部来自新建项目投产。数据显示,去年集中“小升规”企业和今年月度投产入规企业,合计拉动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稳增长,这批“新势力”功不可没。

  今年上半年,浙江民营经济同样释放出强劲的抗压性。这里有两组数据:前5月,浙江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0.6万家,同比增长6.8%。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4个百分点。浙江民间经济的韧性和灵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望下半场,前行充满挑战。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浙江经济,经得起风浪,也无惧风浪,仍将奋力前行,勇挑大梁。(记者 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