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3 17:52:29来源: 意大利侨网
·点击链接进入中新网带视频页面·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4/02-03/10158235.shtml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题:“预制”火箭捷龙三号2024年首飞迎“外国”乘客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3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以“拼车”形式将9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完成了该型火箭2024年的首次发射。此次发射有哪些特点?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有关专家作出解读。
寻找新发射点位
这次任务是捷龙三号火箭第三次海上发射。让火箭稳立船上;为火箭穿上“保温衣”,确保舒适的海上运输环境;寻找海况更好的发射点位……其间,火箭团队不断与大海“磨合”,适应海上发射任务。
相比陆地发射,海上发射的优势在于发射点位更加灵活。在茫茫大海上,发射点位怎么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总体副总设计师刘伟表示,这恰恰是难点所在。
刘伟称,上次的发射点位虽然符合卫星轨道需求,但风浪大。通过分析近5年海事部门对附近海域实测的数据,团队发现在近岸位置海况会降低一个级别,于是选定一个离岸更近、风浪更小的新点位。“看似简单地‘给发射挪个地方’,涉及大量计算、设计与协调,火箭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这项工作。”
把火箭变成“预制菜”
据悉,此次任务中,科研团队调整了火箭总体回路设计,识别、剥离出火箭更多可“预制”部分。对此,刘伟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炒菜,过去接到顾客订单后,我们才去买菜、洗菜、切菜、炒菜,需要较长时间。现在,我们把火箭的部分研制生产工作提前完成。”
此次发射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预制”部分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完成。据了解,从总体设计、产品生产配套到总装总成,如今,捷龙三号火箭研制生产中可“预制”部分约占70%。
谈及火箭“预制”的好处,刘伟算了一笔人力账,“原来一支队伍一年只能执行4次发射任务,现在极限状态下可以实施12次发射”。
首次搭载外国“乘客”
本次发射与同日进行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均由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承揽商业运营,这是国内商业航天公司首次单日完成两次商业发射任务。随着国内卫星技术不断发展,小型卫星批量发射、星座组网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商业发射需求,提供成本更低、更灵活的发射方式,火箭“拼车”服务开始流行,好比人们所熟悉的拼单团购、拼车出行。
此次太空“拼车”中包含一位外国“乘客”——埃及NEXSAT-1星。这是捷龙三号火箭合作的第一颗外国卫星。刘伟介绍称,“为了让卫星和箭体更加匹配,团队研制了特殊的转接结构,保证卫星接口能跟我们的降冲击装置适配。”
当前,捷龙三号火箭已进入应用发射阶段。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2024年,捷龙三号火箭计划执行5次以上发射任务。
外交部:中拉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
2025-08-26跨越山海话和合——津门古渡喜迎“上合时刻”
2025-08-26聚榕城,唱青春,话未来!2025日本友城青少年访榕活动圆满举行
2025-08-25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民意代表“大罢免”第二轮投票结果答记者
2025-08-2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2025-08-20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
2025-08-19外交部:所谓“旧金山和约”非法无效,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2025-08-19中国国防部:美方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罪行严重亵渎历史正义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