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9 00:00:00来源: 海外网
海外网杭州5月29日电(姜舒译) 杭州,这座风光旖旎的千年古城,如今正通过科技创新再次名扬天下。在29日召开的第三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城市创新发展”分论坛上,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晓勇强调,杭州的特点就是坚持创新,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晓勇
“杭州是一个把全中国带上‘云’的城市。”这是IT行业主管部门对杭州的评价。事实上,杭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杨晓勇表示,杭州经济曾于2013年进入减缓时期,面临很大难题。2014年,杭州成为第一个提出“信息经济”概念的城市。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第一次迈入万亿级。到目前为止,杭州经济发展中信息经济增长绝对值已经连续三年占据四分之一。近年来,信息经济对杭州GDP的贡献每年都超过50%。
杭州经济为何取得如此佳绩?杨晓勇强调,“创新最关键”,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杭州独特的思维。2014年7月15日,杭州推出一项“一号工程”,主旨是两句话: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从技术角度看,这个文件最大的贡献就是真正把“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写入了政策。
在发展“信息经济”的过程中,杭州方向明确: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产业,创新探索主要是加快培育新技术。所以,在杭州“一号工程”里,核心产业分为十二大产业,同时提炼杭州最具特色的六大产业,把这六大产业作为杭州的重中之重,打造成六个产业中心,即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慧金融以及数字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信息软件、电子信息制造、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机器人等产业。2017年,杭州又提出七大“未来产业”,首先是人工智能,还包括区块链、量子通讯等。
当新技术遇上传统产业,杭州的做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杨晓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杭州近几年的探索工作:首先是2012至2013年提出机器换人,逐步实现自动化,到2015年推出工厂物联网。其次,浙江省提出“企业上云”,其中最难的就是制造业“上云”。截至2017年,杭州市完成机器换人总项目3000家,工厂物联网497家,工业企业“上云”有将近4000家,这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是这项“一号工程”,促进了杭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过这几年的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杭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5.4到上升至2017年的7.0。
杨晓勇表示,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杭州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是打造国际级软件名城,使其在软件方面的应用真正走向国际;此外,还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深化城市数据大脑。2018年,杭州市提出创建“移动办事之城”,其根基还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数字经济将成为培育新动能、聚力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库车市前三季度文旅业绩创历史新高 年接待量首破千万人次
2025-10-27
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2025-10-27
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走进广西南宁:感知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脉搏”
2025-10-24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 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2025-10-24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4
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 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10-2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10-23
走進香港教育大學 黃亞洲、衣向東倡以文學與歷史對話 助力師生建立國家認同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