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0:48:38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社联合国6月13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3日在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辩论会上表示,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理应率先大幅减排。
张军发言说,关于气候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安理会多次开会讨论,显然存在意见分歧,还需要深入探讨。否定气候与安全之间存在关联,不是科学态度;将气候问题泛安全化,脱离具体情境谈论气候变化的安全影响,恐怕也不是科学态度。
张军表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背后是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因此,要阻断气候变化向安全风险传导,最根本的办法是从发展入手,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发展鸿沟,提高气候韧性和应对能力。在这方面,安理会不能成为清谈馆,追求“政治正确”,而要脚踏实地,结合自身授权,真正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安全风险做些实事。
张军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遵循。公约所明确的基本共识是,发达国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他们理应率先大幅减排,更早实现净零乃至负碳排放。遗憾的是,去年以来,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政策出现倒退,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不减反增,有关情况令人不安,安理会应予密切关注。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气候变化构成潜在的安全威胁,那么在履行减排义务方面消极倒退的行为,包括单方面退出《巴黎协定》,是否也构成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安理会可不可以依据联合国宪章授权采取强制措施,纠正这些消极行为?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张军指出,发达国家在气候融资问题上有不少历史欠账,需要尽快填补每年1000亿美元的缺口,并制定2025年后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有的国家以推动本国能源转型为借口,通过各种不公平法案和行政举措,投入数千亿美元为本国制造业提供高额补贴,同时针对别国的绿色产业大搞贸易壁垒,掐断发展中国家获得绿色技术的路径。这些行为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扰乱全球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破坏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努力,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努力背道而驰。这些行为也让有关国家的漂亮口号显得苍白和虚伪。安理会要发挥作用,应坚决反对这样的行为和做法。
张军说,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中方愿同各方继续携手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
中国明年将发射梦舟一号等4艘飞船 航天员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
2025-11-01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 中国航天员完成第7次“太空会师”
2025-11-01
12段话速览“十五五”时期发展重要着力点
2025-10-30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2025-10-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0-29
库车市前三季度文旅业绩创历史新高 年接待量首破千万人次
2025-10-27
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2025-10-27
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走进广西南宁:感知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脉搏”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