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8 11:22:56来源: 意大利侨网
收到公司“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邮箱发送的“补贴领取”通知时,你是不是会不假思索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去申领?反诈民警提示,即使是公司相关部门邮箱发送的通知邮件,也可能是不法分子给你下的“套”,一定不要轻易填写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近日,厦门某公司职员孙先生在查看自己的工作邮箱时发现,有一封来自公司“人事行政部”邮箱发来的邮件。邮件的内容大致是:“接社保部门通知,国家将于10月起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同事自助扫码办理。”在扫描二维码后,手机便跳转到“自助办理”页面,在按要求填写了个人银行卡号、银行预留手机号、身份信息和卡内余额后,手机界面提示“您的信息已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审核”。
随后,孙先生又根据进一步提示,将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了进去。不一会儿,孙先生的手机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账户余额变动短信。原以为 “社保补贴”这么快就到账了,却不曾想是扣款一万余元的短信。发现上当受骗的孙先生遂向警方报案。
“相较于过去使用虚拟号群发短信的做法,盗取相关公司的邮箱来发送‘钓鱼邮件’的迷惑性更强了。”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洪恒亮分析认为,本案中,不法分子先盗取了孙先生所在公司相关部门的邮箱,随后以公司部门名义向公司员工发送“假通知”,诱导其打开相应链接并在界面中填写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随后,根据孙先生填写的银行卡余额,不法分子确定了诈骗的“目标金额”,并再次套取银行发送的短信验证码,最终达到盗刷卡内余额的目的。
虽然诈骗招数在升级,但是多留个心眼,就能防止上当受骗。民警提示:首先,我国政府部门的网站网址是以“.gov.cn”为域名后缀,如果在办理相关事项时出现其他后缀名,就要多留个心眼了;其次,一般的政务服务,相关部门不会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余额,不法分子要求提供银行卡余额,大多是为了物色“猎物”;再次,任何到账类交易,绝不会要求收款方提供银行的短信验证码,一旦对方索要短信验证码,基本可以认定为诈骗;最后,即使是公司邮箱发来的涉及钱款事项的“通知”,也需要电话或当面找发件方二次确认。(来源:科技日报)
东西问丨韩昭庆、李爽:纪念孙中山,为何命名“中山路”?
2025-05-19中国旅游日,和徐霞客一起出发吧!
2025-05-19习言道丨在这座纪念馆,习近平曾亲自当讲解员
2025-05-19青岛发布“婚礼目的地城市”IP主题曲《浪漫青岛》MV 邀全球共赴海誓山盟之约
2025-05-17“我和祖国有个约会”广州华侨新村奠基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十二届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举行
2025-05-16台湾最新民调:近六成民众不支持“大罢免”、逾半不满赖清德施政
2025-05-16外交部:中方决定不同意台湾地区参加今年世卫大会
2025-05-16中方将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