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意大利国际新闻中国新闻欧洲风情华文教育华商精英侨务动态焦点评论文化艺术乡情传真财经新闻智库前沿中国电视天津
  • 中国电视-《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用“新视角”挖掘江河诗画的新意义

    2024-09-09 22:01:43

          对中国人而言,“江河”包含了太多浓烈的情感,是两河流域、文明之源,是治水疏水、生存之本,是滋养,更是哺育。《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在11段与江河相关的深情解读中,品味关于河流、关于文明、关于传承的动人篇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第一期,40多年前曾为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主持的朗诵艺术家陈铎,带着明代吴伟的《长江万里图》卷登场亮相,将思绪瞬间拉回那个共同聆听诗画“和鸣”的场景,又带来了新的气象:江河。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骚客挥毫泼墨,以江河为主题的诗画创作佳作频出,成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被反复品鉴传扬。《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赋予这些与江河有关的诗画以新时代的意义。


     

        “江河”代表了长江、黄河、大运河等具象的水系,“万古”则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脉,两相结合绘就一幅江河文明延绵发展的绚丽画卷。《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节目在全新的视角下对“江河”“万古”两个概念的虚实融合探索。比如节目的最后一期,通过当代创作者演绎的民族舞剧《大禹》,生动再现了《仿唐人大禹治水图》轴的精妙技法,又展现出黄河之畔大禹率众治水的民族史诗。“江河万古流”的切入点,让藏在诗画中的江河文明脉络重现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还借助手工班共创环节,给出对传统诗画文化、江河文明的解读和创作。第三期节目中,围绕清代画家袁江所绘的《春江花月夜》轴,手工班成员陈鹏翔融合石英砂、宣纸、花草叶片等多种材质,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法则和笔墨技巧,营造出春江月夜的独特氛围与情感意境——当人们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过去对话、向江河问好,又何尝不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更多精彩内容:

         第九期:https://yspapp.cn/2k0C

        第十期:https://yspapp.cn/2rcU


  •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供稿服务|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