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意大利国际新闻中国新闻欧洲风情华文教育华商精英侨务动态焦点评论文化艺术乡情传真财经新闻智库前沿中国电视天津
  • 中国电视-《美术里的中国》主创分享:在美术中读懂中国

    2022-05-24 17:05:04
           每集12分钟的篇幅呈现一件美术作品,谈美术也谈中国、谈艺术人生亦谈时代烙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注定开拓一条不同于传统美术类纪录片的新道路。


     
           片中的每一件画作都被放大了灵魂,每一位画家都呈现出新鲜的面孔。中国画家齐白石不再被描绘为奉上神坛的大师,而是能为画坛带来清新之风的可爱老头。中国的一代墨法宗师黄宾虹,其“用墨七法”高山仰止,然而技法之外,更让观众动容的则是那抚慰创伤的精神之力。要做到这样的举重若轻,三位主创可谓煞费苦心。

           精准领航:让美术佳作“活”起来
            在节目策划之初,身兼制片人、总导演、总撰稿多职的刘帆便把节目定位于“以短小的篇幅、先进的电视技术手段、独特的视角阐释美术佳作”。


    (制片人、总导演、总撰稿 刘帆)
     
           美术作品,阳春白雪,要想登堂入室,先要跨越“鉴赏”这道门槛,《美术里的中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铺设跨越这道门槛的桥梁。齐白石的《虾》通过3D建模的方式“活”了起来,但那不是传统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打开方式,而是通过一只虾的水墨模型看到齐白石笔墨的精妙之处,那根纤长虾须的律动,充满了水中才有的阻力感,让观众真切地从白石老人所画的一根虾须中窥见宇宙的浩瀚。

           国际视角:着眼中西文化互文性
           美术作品,表达了人类共同的语境。内容创作上,联合总导演李瑶着眼于中西文化的互文性。


    (联合总导演 李瑶)
     
           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多有学贯中西的巨匠,他们的画作鲜明地体现着东西方文明的相遇与融合。吴冠中用西方油画形式美的语言,描绘故乡江南的生命意象,创造出根植于自身文化土壤的中国人的油画。徐悲鸿融西方写实与东方写意于一炉,既得奔马之形又得奔马之神,水墨肌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透视感。

           创新呈现:营造美学风格与意境
           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也注定了解说词要完成相应的创新性转化。在节目撰稿李熠祺看来,《美术里的中国》解说词不仅是交代信息、展开故事的工具,更是营造影片美学风格与意境的手段。


    (节目撰稿 李熠祺)
     
           《美术里的中国》解说词力图以国际化的视角,介绍中国人的世界观、宇宙观、审美精神和民族品格。当我们从笔墨中读出“墨分五色”“一生万物”,从构图中看到“计白当黑”“有无相生”,在花草中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在山水中看懂“万物和谐”、“天地与我为一”的智慧时,世界就在美术中读懂了中国。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美术里的中国》更多精彩内容: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x000044vcxt&cid=e1x0ttbz45603fu

  •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供稿服务|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