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8:32:06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网江西鄱阳9月18日电(华山 李剑波)脱胎漆器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它始于汉代,与瓷器、景泰蓝并列,享有“中华三宝”的美誉。今年80岁的丁国坤是“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生于当地漆艺世家的他从事脱胎漆器的研究制作已超过六十年的时间。
日前,记者走进江西鄱阳县的老字号丁广昌漆号漆器店,丁国坤正手抹橄榄油,对一尊脱胎漆器花瓶进行反复来回擦拭。这是脱胎漆器的最后一道工序——搽青,能保留漆面的柔和光泽度。
图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丁国坤接受记者采访。 华山 摄
丁国坤向记者介绍,脱胎漆器是以天然生漆、苎麻布和漆灰为原材料,经过制模、裹布、上灰、上漆、脱胎打磨、髹饰等7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一件成品,具有一整套完善的漆艺制作体系。
“脱胎漆器的制作程序是手工技艺里最为繁复的一类,整个流程要想一个人从头做到底,没有几十年的历练是没有办法掌握的。”丁国坤说。
漆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认识到了生漆的功能并用以制器,随着漆器工艺的不断发展,最终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脱胎漆器正是其中独树一帜的代表,它工艺精妙、造型典雅、光亮润泽、历久弥新。然而,这一传统手工艺也正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难题。
丁国坤表示,自己几十年来收了不少徒弟,但能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以此为生的很少。“因为你做一个产品要几个月,但是现在的生活成本都很高,你没有收入就没有办法生活,这是现实问题,几个月要靠一个作品挣饭吃很困难。”
近年来,丁国坤经常受邀到国内各大艺术类高校进行授课,并对学生进行漆艺、漆画工艺等方面的指导。丁国坤表示,希望社会能向有意从事这项技艺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或补贴,让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去学,而自己也将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对这项文化进行传承。
东西问|何明星:中国图书海外馆藏之变折射怎样的文化关注?
2025-05-14吃鱼油能降血脂清除血管垃圾吗?丨中新真探
2025-05-13捷克中医学院师生赴杭州“取经”:针灸推拿体验课架起中捷文化桥梁
2025-05-12【澜湄印象】RCEP博览会现场:东盟媒体记者体验中医药
2025-05-12东西问丨李黎明:海派绒线编结如何“织就”世界级时尚?
2025-05-09东西问丨传世宋画《秋芦飞鹜图》首次从海外回乡展览有何意义?
2025-05-08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国宝级文物“铜牦牛”缘何现身古丝路咽喉要塞?
2025-05-08东西问丨安达组合:中国民族音乐何以“出圈”?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