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3 15:06:48来源: 意大利侨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强调文化软实力是“一带一路”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中国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万家。截至2020年低,我国“一带一路”贸易额达到1.434万亿美元,在沿线的58个国家实现直接投资186.1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金额达2555.4亿美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9)显示,我国63.89%的企业面临“一带一路”国别语言文化风险,沿线语言多达2488种,官方语言54种,文化复杂多样,互联互通难度大。我国企业至今没有建立专门机构评估国别语言文化风险,没有研发出科学有效的国别语言文化风险评估体系,没有组织定期国别语言文化风险审计,没有提供有效的国别语言文化风险管理解决预案和能力提升培训,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建立国别语言文化风险评估与咨询机构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依托高校、智库机构和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协同联合,建立国家级“一带一路”国别语言文化风险评估与咨询中心,并择机在全国成立一批省级中心,为企事业单位开展语言文化风险评估和咨询服务。
二、构建国别语言文化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估体系
建议委托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智库,开展广泛调研,联合研发五位一体的“一带一路”国别语言文化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从语言文化战略管理、语言文化障碍管理、组织文化管理、语言文化传播管理、语言文化审计管理等多维度,开发线上线下的评估系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国别语言文化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估和咨询服务。
三、开展国别语言文化管理成熟度年度审计
建议 “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定期接受国别语言文化管理成熟度年审,建立第三方机构审计制度,测评企业国别语言文化管理环境成熟度、国别语言文化管理规划成熟度和国别语言文化管理实施成熟度,出具国别语言文化管理成熟度审计报告,向企业反馈评估结果,提供解决方案。企业针对国别语言文化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提升企业国别语言文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海外竞争力和对外传播能力。
四、组织国别语言文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建议企业根据国别语言文化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估结果,开展“一带一路”国别语言文化风险管理能力和应急语言管理和救援能力培训,围绕企业的国别语言文化资源构成和员工的跨文化能力,按照相关语言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等,从以下方面制订能力提升计划和组织培训,包括建立后备外语人才队伍,调整国别语言文化沟通模式,选拔外语能力强的员工充当翻译,向外派遣双语或多语员工,雇佣懂汉语或外语的当地员工,建立汉外双语信息交流网络,规定企业工作语言,采用机器翻译、提供远程口笔译服务,定期开展国别语言文化能力强化培训等方式。
(来源:搜狐 作者:王立非,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首席教授;任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服务方向博士生。本文为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20年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管理理论建构研究”(ZDA135-16)的相关成果)
长春电影节启幕,电影人归乡共话光影未来
2025-08-24“感知中国 寻韵浙江”——德国、奥地利等国青少年走进浙江
2025-08-20电影《东极岛》走进舟山普陀
2025-08-14内外贸一体化造就“江门制造”新优势
2025-08-14The Grand Opening of the “Chinese Color Glaze Ceramic Art Tour Exhibition (Beijing, China)”
2025-08-14多国童声共谱文化交融乐章“熊猫之声”2025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音乐盛典圆满落幕
2025-08-122025“一带一路”中韩文化交流暨中国书画国际展在首尔举行
2025-08-07华媒代表聚焦成都数字文创探寻文化出海新路径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