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5 13:57:42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中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 题:侨商谈传承“张謇精神”:担当时代责任 立志回报桑梓
中新网记者 吴侃
“张謇是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我们侨商也应当传承‘张謇精神’,常怀赤子之心,时刻将家乡装在心中,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富华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丽华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陈丽华表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作为侨商,我们应当见贤思齐,把家国情怀作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建设。
满腔热忱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张謇一生的底色,学习张謇首先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施乾平说,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但面对甲午惨败,他放弃功名仕途回乡创办纱厂,爱国、救国、报国是他一生的追求。
施乾平说,作为侨商,在国家有需要、社会有需求的关键时刻,始终责无旁贷。“今年年初国内疫情严重之时,我带领企业积极捐赠款物,同时迅速转产口罩,助力防疫物资供应。”
“张謇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正大集团的创始人谢易初先生。”正大集团副董事长薛增一说,1979年谢易初率正大集团投身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前景并不明朗,有的外资仍在观望、犹豫,正大则成了中国大陆的“0001号”外商。
在薛增一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侨商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广大侨商更应始终与祖(籍)国一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担当。
奋发自强的实干精神
“实业报国是张謇一生的追求,他将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也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施乾平说,新时代的侨商也应当坚持实干兴邦,努力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施乾平表示,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聚焦实体经济,旗下的金恒丰科技集团深耕工业打印机细分市场21年,从仿造到超越再到领军,靠的就是永不言败的拼搏和实干精神。
在北京郊区的一个紫檀加工厂,无论严寒酷暑,年近八旬的陈丽华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车间,观摩指导工匠们工作。“我早晨上班,中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很累但是我乐此不疲。”陈丽华说。
多年来,正是在这个加工厂,陈丽华带领工人们仿制故宫原件文物,复原一件件木器文物,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她看来,实干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传承和发展“檀雕技艺”。
“希望年轻一代的侨商们也能苦干实干、拼搏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在成就自身事业的同时回报桑梓。”陈丽华说。
倾资兴学的社会责任
“张謇变卖实业甚至卖字筹款,倾其所有在南通地区创办和带动兴办了近400所学校,读到这个故事时我深受感动。”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表示,自己作为致力于民办教育的侨商企业家,更应该以张謇为楷模。
王琳达告诉记者,怡海自1997年开始创办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经过22年的发展,学生数量已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人。“求国之强当先教育,我们一直坚持为孩子们提供安稳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
鑫桥联合金融服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李然多年来也着力于捐资助学,“我们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合作成立了王汉斌法学基金会,自2013年以来,已经为全国14所大学的500余名法学专业贫困生提供了奖学金。”
李然说,张謇以商养学,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作为新时代的侨界企业家,我们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把从商的红利捐作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经费,鼎力支持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完)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者代表团考察欧洲华商商学院:高度评价华商教育成果
2025-05-06旅意华商许建乐:一碗亚洲饭,如何在意大利开出500人团队?
2025-05-03欧洲华商商学院2025首席执行官研修班在罗马启动 刘向东教授开讲“数智零售”
2025-04-13欧洲华商:从“三个网络”到“三创经济”,走出一条共赢发展之路
2025-04-01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召开
2025-03-27海外华商话中国机遇:高水平开放赋能全球合作
2025-03-27欧洲华商商学院敦聘彭剑锋教授为名誉院长
2025-03-23意大利黄勤海:拟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