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江日报》9月8日讯(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裘云峰)近日,省农业农村厅、杭州海关、宁波海关联合印发《支持“浙茶出海”的十条意见》,这是我省首次针对茶叶出海发布相关政策,从建设标准茶园到开发多元产品、拓展全球市场,10条政策涉及茶产业全链条,标志着浙江茶产业国际化进入系统推进新阶段。
浙江是茶叶出口大省。2024年,全省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均居全国首位。今年上半年,全省茶叶出口量达9.3万吨,同比增长21.5%;出口额21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3.4%,充分展现出“浙茶出海”的潜力。为此,《意见》提出三大核心目标:到2027年建成国际认证标准茶园8万亩、实现年出口额5亿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培育10家出口超亿元的龙头茶企。
提升名优茶出口竞争力,《意见》提出支持标准茶园建设,推动茶园宜机化改造和生态低碳管理,创新“省内备案+省外共建”的原料供应新模式。推动茶出口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意见》瞄准国际消费趋势,提出重点发展抹茶、原叶茶等新茶饮品类,拓展茶食品、茶用品等高附加值领域,目标到2027年,全省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茶叶出口总额比重达10%。
推动浙茶自主品牌走向世界,政策着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出海体系。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和“链主”茶企,《意见》鼓励企业借助中国国际茶博会等平台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展会、跨境电商等渠道开拓市场。
“近年来浙茶出海增势迅猛,尤其在非洲市场表现突出,今年上半年,浙江对非洲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27.0%,对摩洛哥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54.4%。聚焦非洲地区最大茶叶出口目的地,接下来,我们将组织企业赴摩洛哥参加国际贸易展,并专题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浙茶品牌国际化进程。”省农业对外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