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情传真  >> 查看详情

温州如何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看这里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0-06-12 08:55:43 
分享:

       6月11日上午,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温州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新闻发布会,并公开发布《温州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5年)》。

  《行动方案》明确了温州的五大定位,着力将温州建设成为“三城市两枢纽”。即打造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城市、上海高端资源溢出的重要承接城市和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桥头堡和重要节点枢纽。此外,《行动方案》围绕区域合作、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体系共建等方面,部署了八大重点任务。

  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按照2022年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设置了分阶段目标:到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提升,外快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健全,生态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服务跨区域便利共享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批标志性工程全面推进,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创产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较为完善,温州成为长三角经济新增长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温州将如何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发改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汪浩在会上表示,温州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劣势,但也是优势,我市地处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交汇区,既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又是海西区五大中心城市,是长三角向外辐射的桥头堡,这赋予了我市加上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

  他进一步表示,温州正在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将以时间距离弥补空间距离,以大交通拉近我市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距离,提升融入一体化发展能力。同时,温州将发挥民营经济等特色优势,立足于本地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大都市区的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和中心城区首位度、集聚度,争取在长三角中有一席之地。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如何推进文化旅游、医疗服务的合作也备受市民关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琼洲表示,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中,温州通过举办上海旅游节温州分会场暨温州首届文化旅游节、制定了旅游PASS卡合作、开通长三角和国内各大城市旅游市场的“黄金旅游线”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下一步还将全面拓展与上海、江苏、安徽等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对接、交流和合作。

  就如何推进医疗一体化,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章建认为,要重点抓好“引进来”工作,并努力打通“互联互通”渠道。他透露,我市5G云诊疗平台、医学影像云平台都将连接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医学影像共享互认,在家门享受到全国优质医疗服务。

  五大定位——“三城市两枢纽”

  一是打造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1.6万平方公里、承载千万人口的温州都市区全面建成。城市化水平达到72%。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75万人,都市区辐射能力和中心城区首位度显著提升。

  二是打造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城市。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成为全国样板,全市民营经济税收贡献率、技术创新成果贡献率等重点指标保持在90%以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三是打造上海高端资源溢出的重要承接城市。温州与上海各地、各领域合作交流全面开展,要素流动更高效、平台合作更开放、市场化体系更健全,接轨体系全面构建,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版图,加快空港、海港、高速、高铁重点项目建设,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大通道全面构筑。开放畅达高效领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五是打造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桥头堡和重要节点枢纽。区位优势进一步发挥,联通长三角与海西区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筑,温州作为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桥头堡地位不断巩固。

  八大重点任务

  一是聚焦“两区”建设,打造长三角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对接上海,推动培育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千亿级时尚智造产业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优势特色集群。深入实施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加快五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拓展“技术在上海、转化在温州”合作模式。加快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等“科创飞地”和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建设,积极打造省际区域合作新平台。加快打造温台民营经济协同发展合作高地。深化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聚焦能级提升,打造长三角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中心城市。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深化温州与上海嘉定等地全面战略合作,全面开启温州与上海大都市圈重点城市的高质量战略合作新征程。全面拉开都市区框架,推动温州都市区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迈进。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全面彰显诗画山水城市新风貌。

  三是聚焦交通先行,加快构筑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围绕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为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形成“521”高铁交通圈。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建设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重要枢纽港口。构筑区域一体的立体交通走廊。

  四是聚焦区域合作,推动长三角优质资源汇聚温州。深度接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积极引进在沪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温设立分支机构。共同设立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高端人才跨区域交流,加快完善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服务保障体系。共建长三角生态旅游圈,全面打响“诗画山水、温润之州”城市旅游品牌。推进与长三角地区文化设施资源共享。

  五是聚焦内外互动,着力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浙江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温州联动创新区、温州综合保税区、温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更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加大跨区域“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推动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互动发展。全力申报建设世界(温州)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

  六是聚焦联保共治,高品质建设浙南绿色生态屏障。建立跨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机制。高标准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四大硬仗,努力让温州大地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深化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环境美、产业优、交通畅、百姓富”的长三角美丽后花园。

  七是聚焦服务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深化与长三角地区重点高校、国际知名院校合作交流,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双一流”大学来温共建特色院校。推动上海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在温集聚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知名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引进一批优质医疗团队和高层次合作项目。打造长三角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进一步推进与上海的医保卡互通刷卡结算和监管合作。探索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机制。

  八是聚焦体系共建,合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加快共建长三角“一网通办”在线服务体系,设立线下“一网通办”服务专窗,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加快推进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合作,加快推动温州制造向浙江制造、长三角制造、中国制造升级。积极参与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打造区域型信用服务产业基地。(来源:温州网)

相关乡情传真

    暂无信息